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17年2月25日上午,太阳集团tcy8722办公楼501洋溢着青春的朝气。第三十五期亦即本学期第一次“喻晨学术沙龙”活动在此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沙龙由2016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曾福星和2016级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生盛少奇主讲,2016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生陈宁主持,并特邀太阳集团tcy8722石人炳教授和郭秋菊老师作为点评嘉宾,现场五十余名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主讲人曾福星展示了其研究成果——《还想“抱孙子”吗?——中国家庭养老资源稀释机制研究》。在该研究中,其利用 CGSS2006 数据,将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置于三代之中,研究当前中国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状况以及第三代子女数量及其性别结构对家庭养老资源的稀释作用,并通过家庭抚育资源稀释理论,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背后逻辑。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家庭优先养老的资源分配方式占据主要位置,家庭代际支持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生活照料、精神支持上。第三代子女的数量,尤其是儿子的数量,对家庭养老资源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且在精神支持方面尤为明显。这种稀释作用,跟家庭抚育资源稀释理论具有相似的逻辑。
其次,主讲人盛少奇向大家展示了其关于家庭幸福感的研究成果——《“夫唱妇随”比“妇唱夫随”的家庭更幸福吗?——夫妻职业相对地位与家庭生活幸福感研究》。其基于 CGSS2013 数据,在家庭权力与地位论及角色冲突论的视角下,分析了家庭生活幸福感与夫妻职业相对地位的关系及其潜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夫妻职业相对地位与家庭生活幸福感无关;家庭的经济因素、性别、性别意识、年龄对家庭的幸福感的影响是有限的;相反,居民自身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家庭关系的融洽程度对家庭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影响机制上,男女的相对地位并不直接影响家庭幸福感,而是通过影响家庭关系、家庭物质条件等间接影响到家庭的幸福感,因此,在控制物质条件、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职业满意度后,男女双方谁职位更高并无真正影响。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对该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或建议。针对曾福星的研究,2015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高翔从研究题目、研究视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2016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生陈宁则从综述理论归纳、讨论政策切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针对盛少奇的研究,2016级社会学硕士生张应阳从综述布局调整、讨论落脚点等方面提出了意见,而2016级社会学博士生陈宁则从关键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针对以上两位主讲人的展示,童玉林、王鹏程等博士生、硕士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点评环节,两位老师进行了详细而深入地评论。针对第一位主讲人的研究,郭秋菊老师指出,该文存在三大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稀释理论的选择及应用、“抚育”概念的界定以及两代视角和三代视角之间的侧重等方面。而石人炳教授在肯定了其选题及研究方法得当的基础上,从问题聚焦、题目选取、综述布局、讨论延伸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具体的修改建议。针对第二位主讲人的研究,郭秋菊老师则从研究的中介效应体现、综述中涉及的理论与结果分析部分的错位以及嵌套模型中样本量的差异等方面指出了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除此之外,郭老师也指出问题提出部分的一些表述、文献综述部分的布局以及研究假设部分中竞争假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使大家深受启发,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至此,本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