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太阳集团tcy8722东七楼501教室成功举行了第三十七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的主讲人是2015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周浪,特邀太阳集团tcy8722郑丹丹老师担任点评嘉宾。活动由2016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张姣主持,学院各专业共计50余名硕博生参与其中。
活动开场,主持人表达了对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问候和感谢。在对点评老师和主讲人简要介绍后,沙龙交流正式开始。周浪的主讲题目是《政治冲击下的家庭策略——对“五类分子”家庭的案例分析(1966-1976)》。论文展示前,周浪向同学们介绍了基于对家庭和革命二者关系的深入理解和研究的写作动力和初衷,使在座各位对文章写作的来龙去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对大量回忆录、书信、文献等相关材料梳理后,周浪从中提炼出家庭的政治介入及其冲击、冲击中的家庭策略等主干内容,并借“寄生”一词形象论述中国特殊时期底层家庭与政治间的关系。小结部分,周浪对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作了进一步论述和阐释,揭示了文章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角度下可继续深化的空间所在。
随后,活动进入了热烈的讨论环节。2016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张应阳对文章导论部分提出平衡结构的意见,并对脚注标示等细节发表看法。2015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高翔提出对论文题目采取更隐晦表达的看法,并提出文章的综述部分可进一步合理配置。博士生刘杰在表达了对周浪本篇论文成稿的祝贺后,肯定了文章理论视角和议题选取的价值性,并对文章的材料使用提出在已有基础上努力加强可证实性的观点。2016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张一川表达了文章在思路衍进中更趋合理性的观点,并就借用“寄生”一词的准确性发表看法。此外,博士生郑进也表达了对周浪成文不易的感慨祝贺和取材巧妙的揄扬。周浪对上述讨论做了认真的回应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了更深的探讨。现场讨论热烈,予人深思。
接下来,郑老师在表达了对沙龙浓厚学术氛围的感触后,对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首先,郑老师充分肯定了论文的视野是宏大的,但切入点是小而具体的;作者对历史的脉络梳理得很清楚;拥有丰富的资料且运用基本得当、解读自然贴切;结构丰富且有层次,行文娴熟等优点。之后,郑老师对文章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继续改进的方向。郑老师指出文章最大的问题是题目和主题内容不是特别吻合,这可能是出于脱敏的目标,但题目仍需在柔和基础上实现与主题的良好拟合。同时,文献与题目未进行有效的对话,对理论的阐述也有待加强,这需要加大文献的阅读和整合,以贯穿的文献找到理论的对话点,实现理论上的创新。此外,要对文章涉及到的诸如“家庭摧毁”“寄生”等概念做更明确的界定以减少争议。在此基础上,郑老师从投稿和发表的角度,对这篇文章的细节提出更细致的建议。最后,郑老师对文章可继续提升的空间做出了指导。郑老师的精彩点评使大家深受启发,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至此,本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