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太阳集团tcy8722东七楼501教室成功举行了第四十三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的主讲人是2016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向丽君,特邀太阳集团tcy8722石人炳老师和郭秋菊老师担任点评嘉宾。活动由2017级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生高翔主持。学院各专业共计50余名硕博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开场,主持人表达了对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问候及感谢,并对点评老师和主讲人进行简要介绍。其中,石老师就“喻晨学术沙龙”活动举办以来取得的成效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在座硕博生寄予厚望。随后,主持人邀请点评嘉宾为新一届喻晨学术沙龙联络处成员颁发聘书。在优秀论文代表曾福星同学的精彩发言后,2017级沙龙交流正式开始。向丽君的主讲题目是《家庭策略视角下随迁类型对农民工城市定居可能性的影响研究》。论文通过五大板块进行展示,分别从研究缘起、文献回顾、研究数据、流动农民工结构性特征和总结一一介绍。
这篇文章是利用2015 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流动人口数据,从家庭策略的角度,分析农民工随迁类型对于农民工城市定居可能性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相较于个人流动,有家属随迁的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可能性更大:夫妻流动、夫妻携子女流动、三代同流(含老人)的农民工城市定居的可能性在逐步提高。(2)家庭随迁类型对农民工城市定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就业身份上的差异:同样的流动类型中,雇员、自营劳动者、雇主定居城市的可能性是依次提高的。主讲人在分享中对其研究数据、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进行了具体的讲解。
随后,活动进入了热烈的讨论环节。2016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曾福星对论文做出了一些思考,他认为文章的摘要部分缺乏问题导向,在变量的处理上缺乏对其因果关系和必然关系的考虑。此外,他建议在文章的建议部分应多加斟酌。2017级博士宁文苑就论文的问题提出、文章中的两个假设进行点评。她指出,应在问题提出部分进行必要的解释,从而吸引读者注意力。假设2位置应提前至假设1部分,并对其进行补充说明。2017级社会学硕士胡波指出,本文的随迁类型处置较少,数据处理不够严谨。2017级博士高翔就本文的题目、表格排版问题及逻辑思维等方面提出个人意见,他认为可以适当缩减题目字数,表格排版应更精炼短小,逻辑思维则要随着问题的解释做出及时转换。
接下来,两位老师对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首先,郭老师对主讲人的文章进行了肯定,但就论文的部分内容也做出了细致的指导。在本文的假设2中,应在问题提出部分做出简要说明,而在文献回顾中做重点解释。在研究背景上,现实意义较缺失,而偏向于影响因素的分析。随后,石老师就问题提出部分给出建议,他认为笔者应让读者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且笔者要给出充分的理由。在结论处,应直接具体,且从个人研究中得出。此外,石老师还就文中涉及的变量处理方法和描述分析指出更正意见。两位老师做出精彩点评使大家深受启发,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至此,本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